塔台放飛

 「走啊上山賞雪啊,雪不是天天都有當然要衝一發啊」

  ......半夜三點......

 「你自己上去看好了..... ZzzzzzZzzzzzz......」

 於是,半夜四點,只剩飯糰鬼一個人緊急起飛......

 在這城市都還沒醒過來的時候默默的整理裝備,設定航點整補起飛,跟10年前一樣的起飛程序,只是載台被放大了,帶著的高科技產品也變多了,不過現在車上有全套的供電設備,反倒不再需要煩惱電源的問題。當年是為了追尋日出的太陽,雖然最後只有一組數據源自日出的太陽而且不用跑T-Test就看得出來明顯不準啊(崩潰),而這次則是為了傳說中山上的靄靄白雪。

 一直很喜歡深夜街道的寧靜,不管是都市或郊外,趁著整個世界彷彿都仍在沉睡的階段來趕路,長久來似乎一直是我的習慣,無論地點,無論天候,有需要就緊急起飛吧!

001_PXL_20210108_203338933.MP.jpg
綠燈!航空器緊急起飛!
補給完彈力繩後,趁著塞車前趕忙上路。

關於雪鍊這東西

 拜託別再對雪練這東西存在莫名的崇景與幻想了,雪鍊並不會幫你增加摩擦力,事實上,鏈條的摩擦係數還遠教胎面的橡膠要小的多,且會造成輪胎不斷彈跳,車速也不能開太快,有可能會發生斷鏈的現象,這些都是上鏈之後要留意的事情。

 雪鏈這東西也不是一條鏈可以給所有車通用的,雖然它的使用彈性真的很大,大部分車應該可以互相通用,但最好還是先確認一下規格。

 像我車子的輪胎規格是 205-60-16,家裡另一台車的規格是185-60-16,這兩條胎的規格差異不大,基本上同一條鏈是可以互相使用的。

 首先先來稍微認識一下輪胎的規格,205的意思是胎面的接地寬度是205mm,60是扁平比,也就是胎的厚度大約是胎面寬度的60%,也就是205*60%=123mm ,最後的16是輪框的直徑,單位是英寸,也就是16*25.4=406.4mm,單純輪框的圓周長是1276.7mm。在加上輪胎的厚度後,整顆輪子的直徑變成406.4+123*2=652.4mm,整顆輪子的圓周長則是2049.6mm。

 1276.7mm與2049.6mm,這兩組數值很重要,因為你的雪鍊長度如果可以落於這兩組數值的中間位置,基本上這條鍊的尺寸對應你的車輪尺寸是最合適的,你不用擔心鏈條過長開一開噴掉,也不用擔心鏈條過短打入輪框內,當然也不一要剛好在中間值上,鏈條安裝完大概抓車輪最大直徑-6公分至輪框直徑+6公分基本上都是相對安全的尺寸,換算回來這樣的鍊長大約是落在1861.1mm至1465.2mm之間,我的雪鍊鍊長是1760mm左右,算下來正好兩台車的輪胎都可以安裝這組鏈條。 (其實當初在買車的時候根本沒考量過這東西... 可是現在有鏈條了買下台車看來還是得考慮一下)

Tire.jpg8210209939710721229
輪胎的幾個常見尺寸規格,以205-60-16的輪胎為例,205的意思是胎面寬度,
60是指扁平比,也就是輪胎的厚度,是205這組數值的60%=123mm,
16是指輪框的直徑為16英吋,也就是406.4mm。

PXL_20210112_015711665.MP.jpg
輪框內的小小世界,裡面塞了相當多東西,尤其要注意上面的煞車油管。
鏈條若沒有確實逼緊斷裂吼有可能絞進這裡面來,會是災難一場。

塞車

 出來跑,遲早要塞的。

 雖然早就有這樣的覺悟,但真的沒想到可以塞的這麼誇張。

 趁著半夜出門,竊以為可以不用遇上塞車的,尤其每到假日必塞車的雪隧我竟然開到要小心被拍超速的速度,沒想到卻在連北橫入口都還沒有摸到的情況下,全!線!煞!停!好啦全線其實也只有一條線,只是竟然就這樣卡住了,而且前途還不是非常明朗,google的路況只是深橙色而已,這樣應該還好吧?

003_Screenshot_20210109-063727.jpg
誒路況的顏色看起來還好啊?

 千錯萬錯,錯在不該相信google的,如果我老早果斷的掉頭去走蘭陽溪彼岸的大同產業道路,一切順利的話我應該一小時候就可以通過關鍵的塞車瓶頸路段,但google看起來真的好像還好啊,就旅程時間來看,只要再過半小時就可以通過這路段了,如果這資料真的可信的話.......。

003_DSC3043.jpg
往前不曉得要塞去哪裡的車龍

006_DSC3048.jpg
往後也不曉得會塞到什麼異世界去

008_DSC3055.jpg
蘭陽溪谷裡整地的堅達,我原本想嘗試手持把溪水拍成絲狀的!
但沒帶減光鏡大白天註定失敗的啊!

010_DSC3059.jpg
我一直在偷看對面的大同產業道路,一小時大概不超過五台車開過去吧!
如果一開始就果斷的切過去對岸,應該早早就到南山了!

 於是,短短六公里的山路,我在這裡塞了三個小時......算下來平均車速只有2公里/小時,這比散步還要慢的均速!

 而且,車陣中有95%的車都不是要往梨山的方向行駛的!幾乎全部都是要去已經塞到癱瘓的太平山那線!雖然說新聞上只報了太平山降雪,而且導航真的不會帶人走大同產業道路,但全宇宙的人都要去太平山上塞車的景緻也未免太誇張?

018_PXL_20210109_020019160.MP.jpg
三個小時過去了,我終於要脫離塞車了

上鍊!

 太久沒上雪鍊,我竟然忘記要怎麼把鏈條弄上輪胎了!上次真的用這東西已經整整五年前,雖然兩年前學長借用時有在新鋪好的石頭地板上示範過一次如何上鍊,但最近腦容量記憶體不足,一開始竟然從上向下試圖把鏈條扣上去搞了半小時.......。其實應該是先把鏈條在前面鋪開,車子開上去,在中間墊個石頭什麼的當感覺定位點以免壓到鏈條,由下向上扣上,再將鏈條外翻逼緊,行進間要不時檢查鏈條的狀態,有可能會有鬆脫,我在36K就有發現左輪的鏈條有脫落現象。

 但我卻沒發現右輪雖然維持緊繃,但有一目是扣錯位置的,難怪有一段鏈條在車速快起來之後一直有在打我輪拱的聲音。

 據說國外雪季基本上是不上鍊的,要嘛直接上雪胎要嘛就是鏟過的道路慢慢開,而且鏈條下去之後摩擦係數大概只剩開根號除以十之類的量級,淺淺點一下煞車就可以感受到鏈條在地面磨蹭的聲音!可惜在台灣除非氣候持續變遷下去回到上個世紀前期,不然應該是沒機會體驗貨真價實雪駕的感受了....。

020_PXL_20210109_024910558.MP.jpg
南山,管制站,通過這裡之後就必須上鍊了

021_PXL_20210109_034326935.MP.jpg
上完雪鍊的車輪,我很確定這時鏈條還沒掉開
逼緊用的彈力繩要盡量打對角線拉
勾勾要向外,不要戳輪胎

能見度

 雪地駕駛,除了慢,還是慢,沒有什麼其他訣竅,細細感受輪胎與路面間的抓地力回饋,無論是轉向或加減速,都不要太激烈的操作,這點不困難,在看似有殘雪或結冰的路面上不要隨意停下來,尤其是上坡路段,這只要有點腦袋應該也沒什麼問題,雖然總是有人會在奇怪的點停下。真正的大問題,是台灣山區的能見度。

 這段是從36K至44.8K,差不多是突稜至思源啞口這段,兩倍速播放,雪就算了,還有山區常見的濃霧,可以注意到對象過來的車輛燈光一直要到超級近的時候才能被發現,估計即使對方用大燈直接對你的眼睛打,經過濃霧的散射消光後你也是要近到約30公尺距離你才能注意到那盞燈的存在,在影片7分45秒(真實時間12:49:10)出現的那台推土機,從觀察到它的燈光到可辨識它是什麼大約要花3~5秒的時間,若車速不變應該從發現燈光到撞擊會在10秒內完成,這還只是用20Km/h的前進速度而已。

 而在6分45秒(真實時間12:46:00)左右出現的那台Freeca則更可怕,雖然亮了尾燈,但尾燈的亮度似乎不太足夠,幾乎難以辨識,更可怕的是蹲在車輪邊,身上毫無任何警示用的光源,看得出來我採取了緊急閃避的轉向姿態閃過,還好路面狀況仍和溼地差不多沒有滑移出去。即使是下車走動,身上都要掛顆明顯光源啊!

 平實在山路濃霧時仰賴追蹤路面標線與左紅又黃的反光牌,但在這片只剩白與黑的世界裡,標線的對比早已混入泥濘的冰雪之中,反光牌也是時有時無的存在,追循路面位置的依據比平時單純的濃霧更少些,不曉得某T家電動車引以為傲的自駕系統能否征服台灣山路濃霧的駕駛狀態呢?

028_DSC3075.jpg
測試頭燈與霧燈的可視距離
黃光霧燈較明顯莫非是來自於色彩上的對比差異?

029_PXL_20210109_041503797.MP.jpg
測試尾燈方向的可視度
基本上只有後霧燈和煞車燈亮時看得到啊

035_PXL_20210109_043449964.MP.jpg
路邊的泥漿冰沙
反覆被車輪繳起又再凍結的碎兵,下山時要注意別碾到

036_PXL_20210109_043456141.MP.jpg
只剩黑與白的世界,路面的邊界似乎又更模糊了些

思源啞口

 如果我沒記錯,這地方號稱是大甲溪的源頭,正好座落於宜蘭與台中的分水嶺上,標高約1948公尺,在進入梨山之前,這裡是台7甲線的最高點,從北橫岔口起算到這裡才45K而已,如果沒有雪地管制,如果沒有塞車,如果路面狀況良好,從蘭陽溪谷爬升至此僅須不到一小時,對跑慣山路的我來說,可以在一小時內爬升至兩公里海拔高度的地方都是短程跑跑的好地點!但這地方的缺點是旅程會被不小心就無限延伸!

 在這裡有兩條林道,720線林道與南邊的710林道,720林道由於通往電信基地塔,因此前500m的路況是奢華的剛性水泥路面,南面點的710林道山友們應該就很熟悉了,是南湖大山登山口。

 到達此處時的艙外溫度僅-4度,可惜我的溫度顯示是標準的七段顯示器,不會冒出那位在馬桶上的小人,此時犯了一個蠢,我帶了保暖層,防寒手套,保溫瓶,防寒帽(雖然一直被我嫌棄戴起來像街友),登山杖,但我下車時竟然什麼也沒有一併帶下車!原想說先把車停在較寬闊的位置到前面探探路,想不到便一去不復返了!甚至連備用電池與廣角鏡頭都沒有帶下車!只抓了腿包相機與圓盤帽,直接就往雪地走去!

 在行進間基本上是不容易感覺冷的,如果會,那就代表你真的快死翹翹了......

 尤其在這種冰點下的低溫,30分鐘即可能致命..... (其實10度以下就是30分鐘內了)

 042_PXL_20210109_045729933.MP.jpg
艙外溫度-4,我的標準七段顯示器沒有上廁所的小人

049_DSC3082.jpg
一個被霧淞冰凍的世界

050_DSC3083.jpg
看這些在樹枝上長出的冰晶

046_PXL_20210109_045959966.MP.jpg
我好愛這幾條被冰附著的電線

067_PXL_20210109_051628418.jpg
為什麼我上山的穿著,與前一天在台北市幾乎完全一致?

069_DSC3094.jpg
路邊積了一層厚冰,上面的痕跡看來網狀鍊無法完全破開
這要很小心,尤其當它旁邊就是未加蓋水溝時
但至少這次水溝沒被雪給覆蓋,仍是可辨識的

順道一提,我已經很久沒再這樣預先對焦盲拍了

062_DSC3092.jpg
我想,旁邊那片路滑的牌子,應該插到這裡來
這片看起來誰踩上去就會摔死誰啊!小朋友怎有辦法在上面打雪仗?

 

720線林道

 看著路邊停著那一排四輪傳動Pick Up,我也就跟著走進來探訪這條路了!

 看到緊閉的鐵閘門,太好了!這裡面就算有四輪傳動也不會有車開的進來,可以悠哉的感受一下雪地的氛圍!

 地面上結著碎冰,看起來曾數度融化後再固結起來,原本潮濕山林中佈滿青苔的水泥墩被殘雪覆蓋,整個轉變了風情。

 千萬不要手賤去玩那些殘雪,等你抓到青苔時,會跟平常一樣崩潰....... (不,是更崩潰!因為你不會想去洗手的)

 地上的碎冰佈滿腳印,這地方雖然隱密,但顯然仍吸引了不少進來探訪的人群,但相較於外側人聲鼎沸的台7甲線,這條林道仍能保有他的寧靜,啪滋啪滋踩著碎冰前行,彷彿沒有外界文明的聲響存在,連野生動物的聲音都不見了!有種從世間孤立的感覺。

 氣壓803百帕,溫度-4度,基本上仍在安全的氣壓範圍,不過溫度這倒是要留意的東西,此時已近下午二時,在樹林中開始感受到冷空氣沈降了!這不妙!我保暖層什麼的通通都沒帶上!而且這結冰的剛性路面即便穿上硬底登山靴仍舊會滑!我連登山杖都還丟在車上!是時候該徹出獨處環境了!RTB!

077_PXL_20210109_052222140.MP.jpg
我承認我是被門口的阿罵瀚海力士吸引進720林道的

079_DSC3099.jpg
被關閉的鐵柵門!這有趣!
這代表裡面完全不會有動力車輛偷跑!理論上啦

087_DSC3103.jpg
在平時,這應該只是條平凡的青苔水泥路

080_DSC3100.jpg
這根算是限高桿嗎?還是只是單純怕山老鼠裝太多?

091_PXL_20210109_052951276.MP.jpg
佈上一層冰的剛性路面

092_PXL_20210109_053313792.MP.jpg
踩雪踩雪,我有踩到雪
啊這不是把登山鞋拿進冷凍庫牆壁上刮兩下也有?

093_PXL_20210109_053335044.MP.jpg
可惜變壓器會發熱,頂上的殘雪所剩無幾

 下徹至南山管制站前,趁著四下無人,先將雪鍊下下來,拆裝雪鍊的過程並不崩潰,這次的溫度也沒有上次那樣低溫,但真正讓人難以忍受的,是為什麼這些空地邊都一定有滿滿的 狗 大 便! 啊不就還好我鏈條沒先輾過它不然我就只能抽汽油洗手了!(崩潰)

 就在此時,天空上飄下了一些我也不好分辨到底是雪還是霰的小顆粒.......

109_PXL_20210109_073427722.MP.jpg
大同國中前快速充電中
回到這個充斥飽和色彩的世界

110_PXL_20210109_112209696.jpg
每台從雪地打滾出來的車,一定都會被噴的滿車泥漿
還好我是耐髒色,挑戰沒有最髒只有更髒的泥漿新境界

094_DSC3106.jpg
我會愛上這片被冰封的熱帶林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l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