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02 Wed 2007 03:34
1224,平安夜
- Apr 30 Mon 2007 03:33
2006 Star Party
- Apr 30 Mon 2007 03:30
古生物學恆春考察
原始日期:2006/10/28, 29 ; 文稿建立日期:2007/02/23
古生物學的考察,愉快的死動物骨頭挖掘二日行
旅程
古生考察的前一夜,原本打算是安排天文組觀星的,但由於北臺灣天候不佳遇雨取消,所以原打算在遊覽車上補眠的行程沒有實行,這樣也好,可以在車上看看窗外風景悠閒一下。
- Apr 30 Mon 2007 03:30
CMV 730A TFT LCD
雖然這顆LCD已經是號稱具有超越CRT的「高色彩飽和度」,以及針對LCD面版光學特性進行調教,具有「自然色彩重現」技術的螢幕,同時具有400cd/m^2的高亮度背光板,以及500:1的高對比,但在色彩表現上仍有許多待改進的部分,不能稱上完美的產品,但和過去相比已經是成熟的產品了。
一般色彩在顯示上確實逼近有CRT的顯示效果,尤其在暗部表現上,由於這顆螢幕的高亮度,暗部細節反較CRT要高,而一般飽和度的色彩相較起來也是飽和充足,不會向有些液晶螢幕反而有過飽和的現象,這點是他在色彩上表現還不錯的地方。但在低彩度的部分就相對較弱了,在畫面上無法很明確的分辨出「淡藍色」和「淡藍綠色」兩者間的差異,顏色有不一樣,但差異不明顯,在做調色時也注意到,以8bit色階數的RGB影像為例,單色數值差異在5以內是幾乎完全看不出色彩差異在,尤其在低彩度狀態,甚至需要差異至8以上才能反映出色彩上的改變,在趨近全黑的狀態,三色普遍要在數值超過10之後才會反映出改變,尤其以B需要達到25以上才會反映出差異最為嚴重,這點就是這顆螢幕的次要缺點,不適合進行色彩調整的動作!
且他的背光板在室內夜間有過亮的問題,縱使我已經把他關到最弱了,在夜間仍感覺非常亮,在日間這亮度就算面對太陽也不至於覺得過亮,但在夜間確有刺眼的感覺,果然有一好沒兩好,只能加亮背景環境光源了。
至於反應時間,由於這顆已經高達8ms,所以液晶的殘影問題可忽視,使用上和開到85HZ的CRT相同,不會有遲滯的感覺。但由於這顆螢幕畫面有1280*1024個像素點,縱使將顯示卡輸出頻率降至60HZ,每秒仍要輸出78643200個點,和之前1024*768開在85HZ的CRT僅需輸出66846720點相比,顯卡仍是較吃力,在追求大螢幕的同時,也要多留意你顯示卡的顯示極限呀!
- Apr 30 Mon 2007 03:28
損管組的報告...
嗯,沒錯,這主題是續接上一篇,小鵝那消失200cc的機油與爆走的電腦螢幕
小鵝消失的200cc機油目前原因不明,靜待下次換機油時的再次確認,由於之前並沒有吃機油的現象,初步至車行檢視O-Ring也沒有顯示漏油的現象,可能只是上次換機油時手殘把油少加了,可能是油尺插入時沾到管壁上的殘油造成誤判,因為我當時沒有做Double Check的動作,且,當時似乎也有剩餘機油量比預期要多的感覺,或許真的是上次手殘了吧,那樣事情就會簡單的多,但還是很傷!因為這次至少上了三趟大屯山主峰,持續高轉下,又沒有足夠機油量來維持散熱,雖然環境溫度只有攝氏10度左右。也難怪感覺這陣子車特別有力,因為機油量不足。
而爆走的電腦螢幕則是直接以小朋友集體蹺家做結了。原本的CRT映像管無會導致無法運作的損壞,但螢幕的控制電路爆走了,螢幕上的所有調整按鈕,他會自己按!就像螢幕被鬼牽一樣,不斷跳出最上層顯示的調整畫面,也不斷的在調整螢幕的亮度對比色相彩度,還有會三不五時來次消磁重置動作... ,好熱鬧呀,我螢幕爆走了!而且在暴力糰鬼我完全移除掉開關部分的電路之後,這問題仍然存在!不是什麼開關老舊卡住之類的問題,是接收信號的控制器一直覺得自己收到信號所致。不算重大損壞問題,但這顆螢幕已經停產有三年以上,再考慮當年買他的售價,和送修一趟至少一個月以上的時間,還不如直接衝新螢幕!但也導致,現在他放在旁邊,感覺丟了可惜,不丟又不知他還能做什麼,送修也不知會被收多少(至少一兩千),且他之前有映像管間歇性顫動的問題,應該是真的接近差不多了,畢竟也被我惡操了五年,一年不到1000,也算夠本了... (吧?)。
- Apr 28 Sat 2007 03:26
今天是衰到靠北的一天
先是幫小鵝換油時發現,怎麼800進不到600出?
200cc怎麼不見了?不是這樣的吧...
問題待查...
這還不會讓我很暗,回到宿舍一開電腦結果螢幕在自己爆走
- Apr 27 Fri 2007 03:25
謝憨說...
來吧!我們來把108個梅西爾天體全部拍齊
然後把理院四樓樓梯間那張HST拍的M51換下來吧!
還很認真的開始計算一張影像輸出A4大小會佔用多少牆面空間之類的
(其時後來還有提到些什麼發狠貼理院新大樓外牆之類的 XD)
- Apr 27 Fri 2007 03:24
ARTC-防衛駕駛手冊
- Apr 27 Fri 2007 03:21
終於搞定的M101
這次M101在影像處理上發生一些奇怪的問題,就是V濾鏡的畫面影像亮度不均勻,後來發現在R和B上面也有這問題,只是輕微的多,唯獨在V上面到達完全不可忽略的程度,影像處理上也因此多做了些只能讓畫面變的較美觀的動作。
可能的原因尚未查明,我懷疑是Flat的問題,但顏叔覺得是Dark的問題。在影像尚未疊和前做完去雜訊步驟的影像幾乎無法察覺出這樣的亮度不均現象,但在疊和完數十張影像後這問題便浮現出來,累積張數除了強化了信號,同時也強化了在同位置上未被消去的多餘信號。
使用19號拍攝的Flat影像進行雜訊處理後在V濾鏡的畫面右上角會有明顯的偏亮狀態,在尚未進行三色合成前以為是天體本身的信號,但在三色合成後卻發現那是幾乎只有在V波段才存在的信號,由於V-band是套用成綠色的信號,因此在影像右上角就明顯的偏綠,嘗試將四種不同的雜訊處理演算方式都跑了一次,也山去了所有有可能被雲層污染到的畫面,有些許改善,但問題仍然存在,嗯,好吧,看起來似乎像是雜訊樣本的問題。
轉而使用12號芒果拍攝的Flat V來作為雜訊處理來源(Dark和Bias仍採用19號的),疊和完畢後右上角的多餘亮源就消失了,轉而出現在右下角,畢竟這是差了有一週之久的Flat影像,無法完全對應屬正常現象,但卻誤打誤撞的將煩人的大片右上角偏綠問題給解決掉,那就用它來試試吧!只是我相信這批影像沒辦法拿來分析啥數據就是。
處理完再改用PhotoShop的漸層遮罩逐漸修片,終於把顏色不均的問題解決掉,很笨的土方法,就像和用IRIS處理的影像差不多,只能得到賞心悅目的影像,不能對影像進行什麼有意義的分析處理,嗯... 好吧,IRIS還有透過所謂的「科學步驟」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