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屯 - 風力發電機
早有耳聞澎湖的風力發電機,雖然這幾年西部沿海這些台電的景觀風車已逐漸
越插越多,而且最早的機台不在中屯而是在七美,儘管如此,卻還是抱著種近似「
朝聖」的心態來到這裡,望著巨大的車葉迎著海風緩緩的轉動,嗯... 據說這是一
片直徑75m 的大傢伙,推著下面的發電機組,發出他微弱的電力...一台一千瓦...
或許這些風車觀光效用還是大於它的發電效用吧......
串接兩島的動脈 - 跨海大橋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聽過它的名號了,跨海大橋,聽起來是多麼的神奇,可
以跨越海洋的橋?!結果事實證明,它就只是個連結兩島間的一條兩公里長橋樑罷
了,而且兩端還是近似堆堤防的修築方式,只有中央部分是有橋墩的橋面。
但他仍是串接西嶼與白砂間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前一天晚間不也在馬公遙望
著這條圍繞澎湖灣的巨大人造建物嗎?
通梁 - 古榕
通梁,一個海濱的小城鎮,宗教與人文的緊密結合,盤根錯節的巨大榕樹攀附
著廟宇建築,但卻又無法高過廟的屋簷,是神蹟,還是在東北季風摧殘下不得已的
屈服?在這靠海為生的小城鎮或許讓它帶點神秘色彩也好。
小門 - 地質館
地下湧出的玄武岩,經過長時間冷卻逐漸形成六角柱狀節理,再經過歲月的侵
蝕而呈現多變的形貌。覆蓋在早先砂岩上,中間夾雜著受高溫碳化的地表植披遺骸
,當年這裡激烈的噴發活動,造就了澎湖這樣一塊不毛之地。
是的,不毛之地,在小門嶼上更顯清楚,看來有些一望無際的草原,無情的烈
日,缺乏淡水的地層,好個荒涼的感覺,被流放至此應該會絕望吧!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在小門的草原上,縱使頂著烈日,大夥卻仍然玩性不減,幾近人手一台相機的
情況下,開始了彼此間的大互拍,最初不知是誰先開始的,只是隨手拍拍,但在這
裡卻演變成有組織性的集團性環狀大互拍。嗯... 縱使在這缺水的不毛之地上,大
家還是一樣有活力嘛!
地下要塞 - 西臺古堡
從古至今,澎湖便一直是台灣與大陸間的軍事要衝,大小戰役不時在此上演,
隨著作戰模式的演進,當年的據點砲台今日卻成為觀光聖地。陰涼的甬道,空蕩的
彈藥室,今日無一不成為遊客爭相拍照的景點。在甬道內發出Kururu的笑聲,回聲
在通道內傳蕩,久久不歇。
古堡下的石滬,又是一個相機們爭相獵取的目標,通往石滬的小徑,早已埋沒
在荒草之中,傳統的捕魚型態,似乎荒廢已久,取而代之的是榨取海洋資源的種種
手段。
本日公休 - 西嶼燈塔
很不湊巧,正好西嶼燈塔週一公休,不得其門而入。這個在軍事要塞旁的觀光
景點,隔壁便是個海面搜索雷達站,軍事管制區?!似乎早被遊人拍徹底了。
池西 - 玄武岩瀑
地下湧出的玄武岩,隨著地形流動而蜿蜒曲折,六角節理也隨之蜿蜒,在崖邊
傾洩而下。這樣壯闊的景致卻少有人提及,在一番迷途後終於在漁港的對面得以遙
望。
玩命關頭之澎湖甩尾
六點的夜釣小管,五點四時卻仍在馬公市,奇欣老大開著箱型車載著大夥直奔
砂港,在田間小徑中急速拉轉,竟然圓滿達成準時到達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一無所獲的小管夜釣
搭著船老大的漁船,順著砂港外的水道蜿蜒出海,望著陸地漸行漸遠,中屯的風
車們在夕陽下聳立著,好一幅詩情畫意的景致。
釣小管用的是螢光假餌,佈滿倒鉤的餌具只要刺入便難以掙脫,好個殘忍的獵
捕形式,但和灑網相較,或許對整個族群而言卻是較可容忍的捕捉方式。
手氣差,沒能體驗小管上鉤的快感,但總比某囧二人被水面噴汁離開的小管嘲
笑要好的多XD。新鮮的小管整個嘗起來就是讚,除了脆之外,竟然還帶有某種甜味
,很久沒吃到這樣新鮮的海產了,難道生食海鮮的魅力就在這裡?
燃料下限警告
去程大夥忙著奔向砂港,根本沒注意油料所剩不多,回程時便不斷的在擔心,
深怕半路我們這天文組澎湖囧囧團要淪落到推車的地步,還在回程的路上一度迷路
!還好最後燃料是夠安然的撐到加油站,結束一場虛驚。